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技术资讯作者:站长 ?2019-03-09 15:40

如何看待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三大运营商都公布了2019年的第一份经营月报。虽然,中国移动在固网家宽市场依然呈现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及友商。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呈现出来的这一走势,被一些研究认识认定为弱势。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中国移动是否有意降低拉新力度,但是在各种宏观形势逼迫下,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或许是其现实选择。

 

我们认为,从拉新获客向存量经营转型,不应该成为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空泛的口号。面对持续高速增长的手机用户规模,我们需要冷静分析。

如何看待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通信业因卡槽概念而获得的用户业务量贡献不足

 

远超13.9亿的人口总规模,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到达15.7亿户,普及率已经为112.2部/百人。仅2018年,净值移动电话用户1.49亿户,带动普及率提升10.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之所以能如此大规模超越人口总数,其中的卡槽概念功不可没。

 

2018年在不限量套餐的软件支撑和以全网通为代表的双卡终端的硬件支持下,运营商收获了大量移动电话用户。新增的这些用户,绝大多数不属于新身份证用户。运营商2018年的超常发挥能否在2019年继续下去呢?

 

现在来看,运营商的这股冲劲还非常强烈。代理商养卡的目的是套取代理费,让用户养卡的前提是有利可图,运营商做大用户规模的目标是提升收入和利润。

 

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演下去,增量用户不能带来预期的收入和利润,运营商必然会降低拉新获客投入。因为,增量用户的价值贡献可以从各种业务量增长走势上有所体现。

 

虽然暴增了如此多的移动电话用户,但是这些用户真正贡献了多少业务量,以及对营收的拉动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更需要关注的是,在投入产出比上,新增的这些卡槽概念用户是否是正效益呢?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移动电话用户增幅接近11%,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增速为-5.4%,然而语音业务的营收却同比降低25.7%。当然这里面OTT业务对语音的代替作用持续加强启动了不少作用,但是新增用户贡献的语音业务量增长是否也需要运营商在审视一下呢?

 

另外,流量单价,特别是以各种不限量套餐为代表的门槛已经降低到30元附近。然而,流量业务量的增长却呈现了逐渐下滑趋势。这里面新增的移动电话用户到底贡献了多少流量业务量呢?相信运营商都会有自己详细的数据。

 

2019年春节期间的流量增长情况或许就已经说明了2018年增量用户贡献的业务量不足导致了整体流量业务量增长乏力,而且这也将是运营商需要在2019年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如何看待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提升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或许才是出路

 

运营商在2018年发展的用户质量到底怎么样,除了业务量和营收贡献上的不足外,还体现在手机上网用户规模的变化和渗透率的提升方面。

 

手机上网用户净增远低于移动电话净增和3/4G用户净增规模。这其中的差异到底有多大呢?将近7000万的增量移动电话用户没有转化为手机上网用户。

 

这样的差异背后是什么?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将其差异的全部归于水分当中,但是这里面包括的水分比例应该不会低。巨大差异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那就是对业务量和营收增长贡献不足。

如何看待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因为用户净增的巨大差距,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降低也自然是逻辑的必然。然而,在流量经营时代,运营商靠各种流量噱头获得的用户并未如其所愿变成上网用户,这里面给运营商带来的各种得不偿失或许也是一种必然。至于这种得不偿失给运营商造成了多大损失,其内部完全可以根据新用户的生命周期进行测算。

 

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有如此大量的移动电话用户没有转化为手机上网用户,而运营商还乐此不疲地通过拉新堆高移动电话用户总规模呢?这里面到底是有利可图还是另外蹊跷,我们无法得知。从我们获得数据看,堆高新用户并不能为运营商带来正收益。

 

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大家,相对于试图通过相互洗刷用户来获益,主动提升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更有价值和意义。

如何看待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毕竟新增的基本不是新身份证用户,而且为老用户增加新号卡,实际上也在变相降低该身份证用户的整体价值贡献。否则,如果无利可图,老用户为什么会愿意花钱替运营商养卡呢?

 

获客成本高抬和价值贡献缩减之间,失去的是效益

 

新身份证用户的急剧减少,以及2B依然是市场主导的现实,都在不断催涨拉新获客成本。这不但是运营商面临的天花板难题,也是互联网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获客成本不断抬升与新增用户生命周期缩短之间的矛盾,反映到经营效益上,就是新增用户的价值贡献和成本投入之间已经入不敷出。通信市场会不会出现类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无限增长呢?

 

在人与人通信上,连接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移动电话用户的无限增长当然是不可持续的。为获取有限的用户,运营商争抢必然会导致获客成本上涨,而且越往后成本越高。

 

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必然让运营商出现不可承受之重,毕竟没有效益的用户增长,最终也就使得投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何看待手机用户持续暴增?是喜还是忧?

2019年开年出现的移动电话用户暴增,其中包含的喜与忧与其说是成绩,还不如说是持续扩大的危机。在监管层持续强力推行提速降费情况下,高质量增长不仅仅需要运营商关注发展速度,更需要其关注发展效益。没有效益或者低效益的高速增长,只会让暗藏其中的危机越来越大。